部分考察團成員在印度Glasstech展會上的合影
為加強中印兩國玻璃行業的交流,增進相互了解,促進相互合作,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于近期組織了玻璃深加工、設備、配套材料生產企業及流通商代表在常務副秘書長周志武、副秘書長李會的帶領下赴印度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考察。
考察團在杭州蕭然進出口有限公司協助下,先后參觀了印度Glasstech展覽會,考察訪問了HNG玻璃公司、HI—FAB建筑幕墻公司、GIFT City金融科技城施工現場,并同印度中央公共工程部(CPWD)、印度建筑產品與服務聯盟(CCPS)、ZAK展覽公司、GIFT City管委會就中印雙方下步交流與合作舉行了會談。
雙方會談進展順利
在同印方會談中,周志武首先介紹了中國玻璃行業的有關情況,他指出,近年來中國玻璃行業進入大發展時期,產能快速增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節能減排與環保成效顯著。周志武介紹說,2009年中國平板玻璃總產量約290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50%。截至2010年6月底共有浮法玻璃生產線216條。與此同時,加工玻璃發展迅速,并已形成品種繁多、種類齊全的加工玻璃體系,深加工率超過32%。周志武解釋說,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玻璃工業快速發展得益于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中國自行開發研制的洛陽浮法玻璃工藝、得益于對外開放政策、得益于安全節能政策法規的制訂與實施。他同時指出,雖然中國玻璃行業在發展的過程走過一些彎路,但在玻璃生產技術、裝備、配套材料以及生產管理方面取得不錯的成績,催生了一大批規模大、技術領先、管理先進的領軍企業。周志武強調,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也都是世界文明古國,我們愿意與印度分享成功的經驗,共同促進中印兩國玻璃行業健康發展。會談中,他還就建立定期聯系制度,加強標準法規方面的合作,共同舉辦展會、年會、論壇,形成互訪交流與合作機制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李會在發言中向印度方介紹了中國玻璃工業發展的相關法規及技術,他說近年來中國把玻璃行業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行業之一,為此玻璃協會協助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包括《關于促進平板玻璃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平板玻璃行業準入條件》、《關于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產能力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平板玻璃行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法規有《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節約能源法》、《平板玻璃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工業窯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清潔生產標準 平板玻璃》、《平板玻璃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這些法規標準的制訂促進了中國玻璃工業的迅速發展。
印方在發言中介紹了印度經濟和玻璃行業的發展情況。自1993年印度建成第一條浮法玻璃生產線開始,印度便快速成長為浮法玻璃制造業一個重要的新興國家,盡管如此,印度無論在產品規模、品種、質量、還是政策標準法規制訂和裝備配套材料生產上和中國相比還有不少的差距。印方表示,愿意學習中國先進的經驗,在展會、論壇、標準體系上加強合作,促進相互間的交流,使印度玻璃工業得到健康發展。
印度之行收獲頗豐
印度玻璃行業發展空間巨大。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印度經濟發展引起了廣泛關注,這受益于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外國直接投資開始大量涌入。2010年前3個季度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約52.9萬億盧比,同比增長10.7%。在印度,由于眾多行業大量使用玻璃,使印度玻璃工業得到平穩快速增長,未來由于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審美觀將逐步提高,玻璃使用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中國玻璃、設備及配套材料在印度大有可為。幾十年來,中國玻璃工業的工藝技術、裝備水平、配套材料水平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創造發明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洛陽浮法玻璃工藝,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生產規模、產品質量發展迅猛,新的功能性玻璃不斷涌現,中國加工玻璃行業80%以上采用國產設備和配套材料生產。在中國,設備和配套材料生產已成為生機勃勃的新興行業,而且中國產品價廉物美,非常適合印度市場。
行業協會應更加重視海外市場。過去,由于中國國內玻璃行業發展迅猛,協會的工作重心在國內,協會協助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所做的工作還不夠。隨著中國經濟和中國玻璃行業的崛起,協會有能力也有信心幫助發展中國家促進玻璃行業的發展。協會下一步應更重視海外市場,促進更多的功能玻璃、設備及配套材料出口,有利于出口創匯和平衡國內市場。
政府大力積極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玻璃行業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光明,對出口型企業來說是成長和發展的機遇,企業應揚長避短,順應國際貿易發展規律,加大國際市場的促銷力度。同時,政府應繼續制訂實施一系列支持企業“走出去”的政策,充分利用高層互訪和多邊會晤機制,積極宣傳推介中國企業,支持中國玻璃生產、設備、配套材料企業去印度投資合作和出口更多更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