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民營經濟發展在面臨新的歷史機遇的同時,也遇到一些困難與挑戰。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制定出臺,以法治方式將黨中央“兩個毫不動搖”的戰略方針轉化為制度保障,必將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以法治的強制力切實增強發展信心。一段時間以來,否定、懷疑民營經濟的言論時有出現,給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帶來了一些困惑。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泵駹I經濟促進法將黨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大政方針轉化為具有強制力的法律規范,從根本上破除了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下一步,以民營經濟促進法出臺實施為契機,還將繼續統籌推進配套法規制度的制定,協調推動各項支持保障舉措落實落細,增強法律規范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確保法律正確有效實施。這充分彰顯了黨和國家以法治的穩定性和強制力為民營經濟賦權增信、破障護航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有助于全社會形成對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共識,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奮勇向前、再創輝煌的信心和決心。 以法治的保障力有效解決發展痛點難點。當前,我國民營經濟發展還存在一些不平等地位、不公平待遇等方面的問題,市場準入“玻璃門”、“旋轉門”的現象依然存在,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較突出,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有時難以得到充分保障。民營經濟促進法針對“準入難”、“融資難”、“回款難”、“中標難”、“維權難”等問題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比如,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完善融資支持政策制度、拖欠賬款常態化預防和清理機制,建立健全涉企政策公平競爭審查、行政執法包容審慎等機制。這些務實管用的法律條款有力回應了市場和社會的期待,進一步賦能相關政策舉措的制定、完善和實施,切實有效地為民營經濟解決痛點難點問題,促進民營經濟在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中大顯身手、大有作為。 以法治的引領力持續釋放發展潛力。近年來,受國內外形勢和轉型升級陣痛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國一些民營企業發展遇到了營收和利潤下滑等困難,亟須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拓展民營經濟發展新空間。我國民營企業是科技研發攻關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主力軍,但在促進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方面仍存在一些隱形壁壘需要盡快破除。比如,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政府采購等公共資源交易仍有不少隱性限制,申請使用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等科研設備渠道不暢,知識產權受到侵害后維權成本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營企業創新活力,制約了民營企業發展空間。民營經濟促進法明確提出,國家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在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積極發揮作用,支持有能力的民營經濟組織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向民營經濟組織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并對提供技術創新服務、發揮數據賦能作用、加強技術應用與合作、鼓勵人才培養使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等作出具體規定。這些引領性條款為民營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力度、培育新質生產力、拓展更廣發展空間創造了有利條件,必將有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