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季度以來,A股玻璃板塊多只股票以及玻璃期貨陸續觸底回升。分析人士表示,市場對房地產后周期商品需求偏樂觀的預期對近期玻璃概念股期標的形成支撐。中長期來看,在環保政策趨嚴或導致上半年供給端出現負增長,以及隨著房地產市場轉好有望刺激需求的情況下,玻璃行業迎拐點。
觸底回升
多只A股玻璃相關股票在2019年元旦前后觸底回升。數據顯示,福耀玻璃自2018年10月29日創下階段新低20.41元后便震蕩上漲,4月10日一度升至27.88元,區間的漲幅為36.60%;金剛玻璃、洛陽玻璃分別自1月31日低點5.13元、9.88元展開反彈,隨后分別于4月17日觸及高點8.98元、4月15日上探至16.09元,兩者區間的漲幅分別為75.05%、62.85%。
玻璃期貨也在去年11月中旬出現探底反彈。玻璃期貨主力1909合約自2018年11月13日創下階段新低1200元/噸后便不斷攀升,今年2月11日一度觸及1383元/噸,隨后承壓回落至1263元/噸,此后再次上行,4月23日一度升至1366元/噸,自低點以來累計漲幅為13.83%。
方正中期期貨玻璃分析師湯冰華表示,近期,玻璃期貨遠月合約持續上漲更多是源自市場對房地產后周期商品需求偏樂觀的預期。房地產新開工與竣工分化情況已持續15個月。從施工周期等方面來分析,2019年房地產竣工將逐步回升,從而利多玻璃需求,特別是年初以來股市中房地產后周期板塊持續上漲,進一步刺激市場樂觀情緒。
從歷史走勢來看,湯冰華表示,玻璃期價與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呈現弱正相關,特別是2016年以來玻璃期價持續上漲,在此期間龍頭玻璃企業盈利明顯改善,股價也大幅上漲。由于玻璃行業同質化較強,企業出貨量對價格更加敏感,同時相較價格玻璃成本端波動相對較小,使玻璃價格成為企業盈利的核心指標。玻璃作為周期行業,對于上市公司而言,無論是盈利情況還是股價都與價格存在一定相關性。
基本面有望好轉
從基本面來看,民生證券建材行業分析師楊侃、李曉輝表示,供應方面,由于環保政策趨嚴以及國家深化供給側改革,玻璃行業許多公司傾向在上半年的淡季將生產線進行冷修,又由于環保排污許可證等政策的頒布、執行,令生產線復產成本增加。從冷修、復產、新點火三角度來預測玻璃供給,預計有多條生產線將于近期進入冷修狀態,預計2019年全年玻璃供給同比基本持平。但由于冷修主要集中在上半年,會推動上半年供給收縮,因此預計2019年上半年供給端或出現負增長。
需求方面,我國房地產行業在經歷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低迷,以及棚改規模和貨幣化安置力度雙雙下滑之后,2018年末政策有所放松,房地產投資額、銷售額在2019年年初迎來反彈。3月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達3.87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1.9%,增速較2月提升5.9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額3月同比增長11.8%,較2017年同期回升1.7個百分點。本輪房地產市場已開始步入上行階段,房價上行也會促進玻璃需求增長。
“在供給端出現減少的情況下,玻璃需求端受房地產行業影響也將有望好轉。”楊侃、李曉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