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国产免费网址看AV片,亚洲 欧美 国产 视频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37P

點擊關閉
  • "掃描二維碼,關注協會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 正文

破解我國玻璃行業良性發展的道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1-14 來源: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 瀏覽次數:1164
      為此建議:

  (1)加大政策執行力度,嚴格控制新增產能

  針對目前存在問題和國家“十二五”規劃關于經濟轉型的指導思想,將政府的協調和引導作用、企業的主體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相結合,政府、協會、企業攜手努力,共同采取有針對性的綜合治理措施。

  一是各級政府要搞好行業準入管理。認真貫徹執行國發[2009]38號及相關文件精神,按照《平板玻璃行業準入條件》嚴格控制新上項目。建議將平板玻璃建設項目管理程序由省級“備案制”改為國家項目主管部門“核準制”;建議將平板玻璃產品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范圍。

  二是發揮行業協會的監督、引領協調作用。政府要重視和授權行業協會去參與新增產能的監督、表決,參與淘汰落后產能的核查。協會要在創新管理,提高能力和素質的基礎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一要繼續宣傳、貫徹和引導相關政策實施;二要搞好行業調研及信息統計工作,做好行業發展及經濟運行分析、預警;三要繼續加強行業自律,做好區域市場協調工作;四要配合質檢部門和質量檢測單位,做好產品質量抽檢工作,嚴防不合格品和非標產品流入市場。

  三是企業應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有效預測市場變化,實現理性發展,不宜單純追求規模數量。企業要在提高產品質量和創新管理方面下功夫,延伸產業鏈,向生產加工一體化、產品高端化方向發展,調整產品結構,力爭生產差異化,提高產品附加值。

  (2)加大淘汰落后產能

  按照三年內全部淘汰平拉法(含格法)落后產能要求,今年年底前應全部淘汰剩余約5000萬重量箱產能。同時對能耗、環保不達標的浮法生產線也應列入淘汰范圍。

  (3)協會引導,企業自律,調控“現有產能”

  一是貫徹落實好國發[2009]38號文件和國家發改委“平板玻璃建設項目專項監督檢查的通知”精神,認真做好清理檢查工作,嚴格控制新建項目;二是強化企業自律,加強誠信建設;制止低價傾銷,遵循“誠實守信”杜絕“暗箱操作”,不搞價格競拼;共同采取調整產品品種結構,避免“同質競爭”,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將售價控制在合理范圍;三是嚴格執行標準,不生產、不銷售等外品和非標產品;四是嚴格控制現有產能。不一味追求產量,“限產增效”;對能耗偏高,又臨近冷修的生產線,提前放水冷修;結合熔窯大修,適當推遲點火投產時間,以緩解供需壓力。

  2.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玻璃工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主要體現在:一是由資源、能源消耗型產業向資源、能源節約型轉型;二是由原材料制造向制品業及加工制造業發展;三是由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型。產業結構調整既有技術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也有組織結構和布局結構的調整。

  (1)技術結構調整要以節能減排為中心。積極開展工藝技術與成套設備的研發,不斷開發新技術、新工藝,發展節能性、功能型產品;大力推進存量生產能力的綜合技術改造,提高產品品質,減少資源和能源消耗,淘汰落后生產能力。

  (2)產品結構調整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努力生產優質原片。平板玻璃生產企業通過大幅度提高優質浮法玻璃的比例,滿足多元化市場的需求;培育“名牌”和“自主品牌”,增加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和影響;實現玻璃原片和加工玻璃生產一體化,搞多元化經營。平板玻璃生產企業的自用加工量達到30%以上;總體玻璃二次加工率達到50%以上;鼓勵平板玻璃生產企業擴大業務范圍,開展多種經營。

  ——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玻璃產品過去主要應用于建筑、汽車、家具、裝飾裝修等傳統領域,而現在不斷向電子信息、光伏發電等新興產業領域擴展。玻璃工業既是一個傳統產業,又是一個新興產業。

  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已成為新時期的國家戰略。要抓住機遇,使行業實現快速發展。重點在以下三個方面實現突破:一是大力推進新型節能玻璃的研發和產業化。實現離線和在線Low-E鍍膜玻璃技術裝備國產化,與相關產業協同為建筑提供最佳外圍結構和新型產品,推進市場應用。二是發展平板顯示玻璃。實現以TFT-LCD顯示玻璃基板為重點的高代平板顯示玻璃的全面國產化,技術和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三是促進太陽能玻璃快速發展。全面提升太陽能玻璃的質量和工藝技術水平,實現TCO導電玻璃技術裝備國產化。

  (3)組織結構調整要以存量重組為重點。大力推進存量優化,提高產品品質,減少資源和能源消耗,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提高產業集中度。大力促進企業間以資本為紐帶、以增加效益為目的、以增強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核心的資產重組與聯合;重點支持成長性好、技術創新能力強、管理水平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和集團通過聯合重組,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結構,引領行業發展。大型企業,要從“大而全”向“專而精”轉變,錘煉自身專業素質和核心能力,創造品牌;中小企業以專業化、敏捷性和服務性為特質,加快發展。

  (4)優化區域布局。統籌環境容量、資源能源、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引導平板玻璃生產企業以提高質量水平為目標開展工藝改進和技術升級;引導有序適度向資源、能源富集的西部地區轉移,形成東中西部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引導玻璃深加工企業向消費集中、產能集中區域靠近,加強與原片生產企業的縱向聯合。

  3.促進節能減排和綜合利用

  玻璃工業屬國民經濟中資源、能源依賴型的原材料工業。其產業基本特征是原料離不開礦物,生產離不開熱工窯爐,有兼具“礦業”加“窯業”的特征。為此我們必須把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低碳排放作為產業發展的中心課題。

  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CO2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50%的目標,這標志著我國已進入了碳總量控制時代,一系列相關市場和監管體系將隨之建立。

  走低碳排放為特征的行業發展之路,一方面要堅持“節能減排”,另一方面要通過技術和管理的創新,提高行業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降低碳強度。

  根據技術功能劃分,應抓好以下五個環節:即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實施生產過程節能減排技術,資源能源綜合利用技術,污染末端控制技術和節能減排產品技術。一是調整結構促進節能減排。調整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是提高工業增加值比重和提高能效水平的重要途徑;二是實施生產過程節能減排技術。包括熔窯結構優化及高效保溫技術、全氧燃燒技術、富氧燃燒技術、熔窯大型化技術等;三是資源、能源綜合利用技術。包括利用玻璃熔窯煙氣余熱發電技術、利用熔窯煙氣預熱配合料、中水利用技術等;四是實施污染末端控制技術。包括煙氣脫硫除塵技術、煙氣脫硝技術,以及實施余熱發電、脫硫、除塵、脫硝一體化技術;五是發展節能減排產品技術。應大力推進Low-E中空玻璃等節能玻璃和太陽能利用產品在建筑上的廣泛應用。以標準規范推進行業走綠色發展道路。執行相關產品準入標準、淘汰落后相關政策,建立能效評價和排放監管體系,采取必要政策措施規范企業行為。

  4.著力推進科技進步,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

  國際生產體系發展的趨勢之一是專業化,集中資源以加強核心競爭能力。玻璃行業要在生產價值鏈的技術開發、產品制造和市場營銷三個環節中,緊緊抓住技術創新、技術標準的制定和推廣、新產品的開發和升級,同時,要研究品牌管理、市場營銷模式及作用的發揮,在創新體系構建、核心技術攻關以及推進和加強管理創新等方面實現新突破。

  (1)完善技術創新體系

  ——整合行業科技資源建設國家級、行業級的技術研發平臺。加強玻璃行業科研院所、骨干企業和高校的聯合,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打造若干個行業級的技術研發及技術服務平臺;在行業內征集一批新技術,鑒定一批新成果,建立玻璃行業新技術、新產品目錄庫,加大宣傳和推廣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大力推進平板玻璃行業的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推動平板玻璃行業結構調整。

  ——加強企業創新主體的作用,支持建設世界先進水平的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產學研相結合;支持企業或機構間的技術聯盟,加強自主創新、消化吸收創新和優化集成創新,推進先進技術和新產品的產業化;建立產權保護體系和創新激勵機制,加強科技創新產業文化建設。

  (2)在重點領域實現技術創新突破

  世界平板玻璃技術發展將圍繞能源、材料、環保、信息和生物五個領域進行,浮法玻璃生產技術和裝備水平繼續提高和完善,并不斷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將是今后技術發展的趨勢。

  ——重點技術領域的技術有所突破。玻璃原片生產的超薄化、超厚化、超大化、超白化以及滿足此要求的技術、裝備的發展;在線金屬化合物熱解鍍膜技術、化學氣相沉積鍍膜技術、電浮法鍍膜技術、低輻射鍍膜技術的發展;節能環保技術的發展,玻璃熔窯的各種氧氣燃燒技術、降低氧化硫(SOX)氧化氮(NOX)排放量技術、除塵技術;通過再加工和玻璃表面或內部改性,使玻璃具有更優異的強度、安全、隔音、隔熱、防火、光電控制、自潔凈性能的技術工藝等,滿足21世紀的需求。

  ——加快技術改造。完善提升“洛陽浮法”工藝技術及裝備水平,以品種質量、節能減排、裝備完善、安全生產和兩化融合為重點,大力推進現有生產線技術改造和升級。促進余熱發電、全氧燃燒等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應用。

  ——標準引領。依據科技創新成果,立足工程應用評價,協同推進高端產品標準和應用設計規范體系建設;及時制定新能源、新產品標準和規范;積極推進新產品、新技術相關工程設計規范的制修。

  (3)推進和加強管理創新

  ——以科學的管理保障技術創新的順利實施,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產業組織;要不斷借鑒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吸收現代科技最新成果,在文化、制度、管理、組織、營銷等方面向信息化、高效化發展,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縮短生產周期,從而提高勞動效率和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營銷模式。經濟的全球化使國內國際市場的邊界概念正逐步模糊,企業面對的是國內外統一市場。一方面要對國內市場和出口進行有針對性的協調規范,避免惡性競爭;另一方面要探索信息化時代新的營銷模式。開展玻璃期貨、物聯網等營銷手段,擴大營銷渠道和途徑,并探索推進新的經營模式,以助推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玻璃協會在行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過程中將大有可為。要全面提升與創新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引領、協調、服務”的能力。繼續協助國內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國際國內行業間的交流與合作,為行業、企業發展拓展國際空間;協助政府組織行業、企業積極應對國際挑戰和國際貿易磨擦。加強與建筑業的聯系配合,滿足建筑市場對建筑節能產品的需求;加強信息引導,密切關注平板玻璃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及時向行業發布產、供、銷以及新項目等信息,引導企業理性經營與投資。

  玻璃協會見證和經歷了近30年來我國玻璃工業發展的跌宕起伏,始終把總結發展經驗、探索發展思路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工作,開展課題研究和信息服務,為政府決策和企業發展提供支撐。按照“引領、協調、服務”要求,以服務行業為宗旨進行行業管理,在企業和政府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努力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面臨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重大任務,有信心與行業企業一道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玻璃工業發展道路,為行業健康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05037132號-1
電話:010-57159706 傳真:010-88372048 聯系我們:glass@glass.org.cn